抽一滴血,轻轻松松筛查胃癌
摘要: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,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。近几十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、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、幽门螺杆菌(Helicobacterpylori,HP)的根除等因素,胃癌发病率总体有所下降,但是其发病率在全球仍高居男性肿瘤第4位,死亡率排在第3位,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。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,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,我国每年胃癌预估新发病例67.9万例,死亡病例49.8万例,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,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42. 6%和45.0%。因此,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,也符合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。
“发现一例早期胃癌,挽救一条生命,拯救一个家庭"
目前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%属于进展期,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,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,5年生存率仍低于30%,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%,甚至达到治愈效果。但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%,远低于日本( 70% )和韩国(50%)。《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(2015-2017年)》明确指出,在我国需要推广和完善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策略,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,力争重点地区、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%。因此,在自然人群中推行早期胃癌筛查措施和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精查策略,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且高效的途径。
筛查对象
一、筛查对象
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≥四十岁,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:
1.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;
2. Hp感染者;
3. 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胃息肉、手术后残胃、肥厚性胃炎、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;
4.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;
5.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( 如摄入高盐、腌制饮食、吸烟、重度饮酒等)。
筛查方法
二、筛查方法
(一) 血清学筛查
1.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
胃蛋白酶原( pepsinogen,,PG)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。根据生物化学和免疫活性特征,PG可分为PCI和PCII 2种亚型。PG I 主要由胃体和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,而PC II 除了由胃底腺分泌外,胃窦幽门腺和近端十二指肠Brunner腺也可以分泌。PG是反映胃体胃窦黏膜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标,可称之为“血清学活检”。当胃黏膜发生萎缩时,血清PG I 和(或)PG I 与PG II 比值(PGR)水平降低。有研究认为,将“PGI < 70μg/L且PGR≤3"(不同检测产品的参考值范围不同)作为针对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界限值,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。
2.血清胃泌素-17检测
胃泌素-17( gatrin-17,G-17)是由胃窦G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酰胺化胃泌素,主要生理功能为刺激胃酸分泌、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分化,它在人体中的含量占有生物活性胃泌素总量的90%以上。G-17是反映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之- -,可以提示胃窦黏膜萎缩状况或是否存在异常增殖,血清G-17水平取决于胃内酸度及胃窦G细胞数量,C-17本身在胃癌的发生、发展过程中也有促进作用。有研究表明,当血清G-17水平升高,可以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。有研究认为,血清G-17联合PG检测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。
3.HP感染检测
HP已于1994年被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CR)列为人类胃癌第 I 类致癌原。目前认为HP感染是肠型胃癌(占胃癌绝大多数)发生的必寒条件,但不是唯一条件。 胃癌的发生是HP感染、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次于HP感染。因此,在胃癌的筛查流程中,HP感染的检测成为必要的筛查方法之一。
治疗
三、胃癌的治疗
1. 早期胃癌:内镜下治疗
2. 中晚期胃癌:外科手术+放化疗
江南医院已开展早期胃癌筛查啦~
只要通过抽血,就能筛查胃癌
和胃癌say byebye~